早在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就对室内甲醛含量做出了明确的标准,规定二类民用建筑的甲醛浓度标准为≤0.1mg/m3。也就是说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1mg/m3,否则就不再适合居住,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种种不良影响。
十多年过去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以这一数据为参照物,保障自己的产品中的甲醛含量在国标规定的数值内。对此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的:“国标规定的是室内整体环境中的甲醛含量,但这不等同于绿色,也不代表健康。国标只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准,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在讨论国标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
对一个装修材料进行甲醛含量的测试,只能是保证这一种产品的甲醛含量符合国标的规定。这里得对国标(≤0.1mg/m3)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这里的“≤0.1mg/m3”规定的是整个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并不是对单一产品而言的。也就是说,假设某款产品测试出来的甲醛含量为“0.04mg/ m3”,乍一看感觉还行,毕竟0.04可比0.1小得多。
如果你能保证新居装修除了这一款材料外不在用其他的,那么恭喜你,困扰了国人多年的甲醛超标问题你就没必要去担心。但是如果你新居装修你要用到不止一种材料,而是多到数十种材料时,那么这个“0.04mg/ m3”这一数值就是掩耳盗铃的存在。
基础材料、墙面材料,家具材料、地板材料和软装材料,对着大多数人来说,这几种材料是进行新居装修是必不可少的。如上图所示,假设基础材料的甲醛含量为0.04mg/ m3,墙面材料为0.03 mg/ m3,家具材料为0.06 mg/ m3,地板材料为0.05 mg/ m3,软装材料为0.06mg/ m3,在甲醛叠加污染的前提下,上述材料堆叠在同一个空间内,室内空气中所含有的甲醛含量就高达0.22 mg/ m3,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环保材料进行装修,但还是感觉经常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当大量装修材料堆积在一起时,各自的甲醛含量都会同时释放在室内之中,室内空气的甲醛含量超标也实属正常。
因此,当我们在讨论国标时,首先得知道它仅仅是一个市场的准入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更不能把国标看成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室内空气质量是多种装修材料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选择装修材料时,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在怎样将这些装修材料中的累积甲醛释放量控制在国标以下,而不是关注单个装修材料的甲醛释放量是否达标。
关注海蓝地了解更多